《中国教育报》
(2025年01月02日第7版)
以“财”的供给侧改革推动“业”的高质量发展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管理类专业改革实践
夏新颜 窦雪霞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建设制造强国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理工类高职院校,先后获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聚焦河南省“7+28+N”重点产业链群,立足河南省重点产业需求,开展专业对接产业发展调研、专业与产业适配度和贡献度研讨,聘请国内知名职业教育专家为学校专业建设“把脉问诊”,面向新兴战略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组升级现有专业群。52个专业紧密对接河南省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重点产业链,实现70%理工科专业、70%新兴战略专业、70%学生面向河南省重大战略产业就业,形成聚焦服务河南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智慧服务三大产业领域的新格局。
实现先进制造业强省战略目标,不仅需要生产类人才,也需要懂得制造业业务的管理类人才。在专业优化调整过程中,学校确立了财经管理类专业要聚焦现代制造服务业,更进一步地推进跨专业融合教育教学改革,文理工协同服务制造业发展的思路。其中,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作为财经管理类重点专业,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五金”建设,以“财”的供给侧改革,探索推动“业”的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精准服务面向
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宇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能源化工”)等河南省多家制造业企业会计人才素质需求进行深入广泛调研,结果显示,产业端要求财经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法律意识、数智能力、会计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业务与财务融合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通识能力。对比产业需求,将原“侧重于培养通用型‘精财务、通数智、守道法、知敬畏’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精准面向制造服务业,具备较强‘业财融合’能力,‘懂业务、精财务、通数智、强通识、守道法、知敬畏’的复合型高素质财经专业人才”。
内外循环赋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学校理工科特色优势,打破传统专业壁垒,与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制造与实验技术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跨专业融合,创新“产业需求导向、内外双循环”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业财融合”数智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校内循环赋能。依托郑州宇通、河南能源化工、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制造业合作单位,推进实习基地共享、业务合作、财务技术服务,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养精准面向先进制造业的财经专业人才,实现校外循环赋能。通过践行“产业需求导向、内外双循环”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既懂制造业业务又精通财务的数智化复合型人才,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深化“五金”建设
锻造人才核心竞争力
一是建强“‘业财融合’金专业”。明确“服务现代制造业的复合型高素质财经专业”的专业定位,通过跨专业课程设置、联合教学、共同实践等方式,实现文理工协同培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金平果”2024高职专业及专业群排行榜中,从优化调整前的全国第180名上升至第35名,从河南省第13名提升至第2名,从四星级专业进入五星级专业行列。获评2024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特色专业点。
二是开发“‘业财融合’金课程”。选取河南省制造业系列案例,分解业务知识模块和财务知识模块,利用校内工科生产性实训基地,把涉及制造业业务流程模块的内容搬到车间,教师联合开展现场教学和场景教学,让学生在实际产业工作场景中深刻理解制造业业务流程和工序,培养其“业财融合”能力。建成12门“业财融合”型特色课程,包括1门一流核心课程(线下)、7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是打造“‘业财融合’金师资”。组建由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跨专业师资共同参与的会计虚拟教研室,促进专业教师知识交流和技能互补。教师每年到制造企业开展不低于一个月的岗位实践,从制造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把企业新的岗位要求、管理理念植入课堂。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项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国家级别奖项11项、省级以上奖励52项。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论文发表、专利研发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提升。
四是拓展“‘业财融合’金基地”。共享格力智能制造学习工厂、海尔智能制造学习工厂、焊接技术工匠工坊等74个校内工科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精心设计场景、适当环境改造以及深度的项目融合,建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32个“业财融合”型综合性实训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年均承接校内外培训4000余人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业财融合”型实训实践网络。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企业构建智能财务系统,开发财政资金支付机器人、对账机器人等智能财务软件,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580余万元。
五是编写“‘业财融合’金教材”。政校行企合作共同开发活页式教材、数字化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等特色教材,内容涵盖制造业业务流程、会计业务知识、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的结合、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财务报告与分析、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工作手册与实践指导等方面。出版《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智能财税综合实训》《大数据财务分析》等多部数智化“业财融合”特色教材。近年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国赛金奖等国家级别奖励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毕业生在河南省制造业企业实习学生留职率达到70%。学校“业财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做法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总浏览量突破100万次。
下一步,学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将继续立足理工类院校背景,紧紧围绕服务河南省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坚持“业财融合”的数智化发展模式,持续推进“产业需求导向、内外双循环”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财”的供给侧改革,推动“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财经人才,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报纸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5-01/02/content_144746_18147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