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下午,学校国际教育学院在教学楼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报告会,特邀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彭恒礼教授作题为《揭秘〈清明上河图〉中的中华文明密码》的学术报告。 通过经典艺术之美浸润学生心灵,强化价值引领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铸中国心、育世界人”培养目标落地生根。
讲座中,彭恒礼教授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引领师生深入解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魅力与文明底蕴。他从张择端的生平背景出发,系统阐释了画作主题的多种学说,并结合宋代的气候、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市井风貌等,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审美追求与人文精神。彭恒礼教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历史细节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多角度欣赏画面构图、人物刻画与市井风情,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思维活跃、踊跃提问,新颖的视角与教授高屋建瓴的解答相映成趣,思想碰撞中深化了认知,展现出讲座启迪思考、润物无声的育人实效。
本场讲座是学院以党建引领文化育人的生动体现,进一步拓展了“党建+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通过解读国宝级画卷中的文明密码,挖掘传统艺术中蕴藏的民族精神与思想智慧,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历史视野与全球格局,更在审美体验中增强了文化认同,在历史认知中坚定了文化自信,切实厚植“中国心”、涵养“世界人”的胸怀与担当,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注入深厚的文化动力。(供稿:檀兰兰;审稿:郭丽)